专题报道

信息大时代引领者,互联网大事件抢鲜播报

“双12”又要来了,今年电商促销乏力,消费者越发不买账

2018-12-11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动辄千亿销售额的“双11”才过去不到一个月,“双12”的促销短信又开始“轰炸”大家的手机了。虽然线上商家已经开始预热促销,但是促销力度并不十分诱人,而线下的商家对“双12”也不太热衷,打折的商家寥寥无几。另外,消费者也对频繁的促销渐生反感,开始谨慎消费。
  还有两天“双12”又要来了,这次你还会“剁手”吗?
  最近,一些电商平台已经将“双12”的促销方案推出来了,但是不少消费者看后吐槽“双12”降价促销毫无新意,而且力度较小,难以引起兴趣。“我们上网买东西本来就图个物美价廉,如果东西和平时的价格相差不大,那干嘛非要着急这一时买。”市民张女士认为,“双12”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双11”。而在线下,大多数商场、超市,都没有将“双12”作为促销噱头进行推广。大商场对“双12”不感兴趣,小店更是对“双12”只字不提,这与一些小店在“双11”时争抢搭乘顺风车形成了鲜明对比。商家们更倾向于即将迎来的圣诞、元旦大促,从时间节点上看,当前的“双12”多少显得有些鸡肋。
  电商频繁造节促销已经提前透支了消费者购买力,毕竟消费者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密集“造节”可能会导致“消费疲劳”。另外,集中消费导致快递速度过慢、部分商家的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集中凸显,极大地损害了网络平台的形象,让很多消费者不愿掏钱消费。
  一位市民称,这几年“双11”已经由初始的“光棍节”转变为人气爆棚的购物节,受关注度与消费需求均很旺,“双12”紧跟其后,本已不占优势,何况之后还有圣诞、元旦,且相距很近。处在前后夹击的空档很是尴尬。年末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商家,促销频率明显加快,如果说对最早的促销还有点热情的话,越往后购物心态越疲惫、越麻木。感觉促销已经常态化,含金量不高。
  宋女士从十多年前开始网购,那时还没有网购狂欢节的概念。她说,刚开始尝试网购时,购买的是线上线下同一款商品,看中的是实体店与网店的价差。如今,网购的原因更多,省事、方便、选择多、有促销等等,实则背后也有问题。看不到实物产生图物不符退货多,促销商品较平时价差不大,因选择多欲望多盲目购物多……真正根据自己的需要购物的只占少数。收包裹麻烦,拆包裹产生的垃圾也在增多。在崇尚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今天,“断舍离”生活理念受到推崇,一些人对物质与生活的关系,正重新理解与定义。减去多余需求,理性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不管是“双11”还是“双12”,勿被商家的促销牵着鼻子走,省去徒增的浪费与麻烦。
上一篇:新零售的四大商业逻辑 下一篇:支付宝放大招,花呗新功能生效,网友:芝麻分650以上分独享
Copyright 星广传媒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吉ICP备09006155号 举报专线:0431-81719000  

吉公网安备 220106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