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有人包裹已收到!双11成交创新高 为何快递速度却变快了?

时间:2018-11-13
  第十个天猫“双11”如期而至。
  11月11日从凌晨零时开始引爆,天猫的成交金额只用了2分零5秒便突破了100亿元。突破1000亿元也仅用了1小时47分。
  而当消费者开启未来一周天天收货的模式之时,快递物流企业也将迎来压力巨大的“洪流”。

 


  数据显示,11日上午10点36分,物流订单量已超过2016年全天的6.57亿。
  不过,有意思的是,与前几年“双十一下单,春节后收货”不同的是,近几年消费者收到双11包裹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背后,是中国快递物流行业从拼人力、粗放经营,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的转变。
  从拼人力到技术引领
  对于已经历了好几个“双11”大战的圆通速递来说,早在几个月前就已进入全面备战状态,连续开通新航线,全网近半转运中心也完成了设备改造,投入使用智能分拣设备。
  在圆通杭州转运中心,还有一个与菜鸟网络联合打造的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2000平方米的场地内,350台机器人昼夜作业,每天可分拣超50万只包裹,机器人们三天的行驶里程足以绕地球一圈。
  这在十年前还是很难想象的场景。那个时候,不管是分拨中心还是中转仓库,基本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包裹的“暴力分拣”画面一度被众人诟病。

 


  “过去是体力劳动为主,现在则是自动分拣设备做主力。”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康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很多物流企业都在上马无人仓,其中机器人、机械臂是标配,这为提高分拣效率、降低成本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双11已进入第十年,靠早年堆资源、拼人力的方式已行不通,需要通过技术与创新的方式。”菜鸟网络双11项目副总指挥孙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类似这样利用行业数字智能化帮助快递行业提升效率的尝试还有很多,包括物流预警雷达可为双11等旺季提供物流数据预测和预警;智能路由分单可以做到精准分拣,提高快递公司内部的运作效率等。

 


  这几年,物流部门通过对整个天猫“双11”物流全链路的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商品销量以及购买人群进行预测,以提前将爆品调拨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
  从国内到全球的协同
  十年前的“双11”,物流递送可以说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而最近几年, “双11”的打法开始更强调协同。而要把各环节的资源更好地协调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近3000万平方米全球仓库、300万物流从业人员、20多万台快递车辆的“集结号”。
  如今,阿里巴巴重点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协同,更好地解决买全球、卖全球。
  今年“双11”, 菜鸟网络还携手海关让秒级清关打通了十大保税区,保税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帮助全球好货进中国,并累计投入包机将超过50架次,海运的近千个集装箱将满载中国商品出海。
  通过与海关的关务系统直连,进口包裹清关和通关效率也大提速。截至11日上午9时01分,天猫双11进口订单清关量突破1000万单,比去年快了10个半小时,智能物流骨干网再度创下了“秒级通关”新纪录。
  除此之外,加大末端快递收发站以及自提柜的投建,也是近年来产业链上投入的重点。通过对自提柜的大力推广,能够帮助物流大幅提高“最后一公里”的效率。
  业内人士指出,旺季高峰期,快递员的作业量往往是日常的四五倍。由于工作任务重,用户催得紧,很多快递员吃的是冷餐,喝的是凉水,睡的是仓库。在此期间,消费者对旺季高峰期的快件时效需要多一些宽容,对满身疲惫的快递小哥多一些爱护。

Copyright 星广传媒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吉ICP备09006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