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0-1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以智能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打通设计、生产、流通、消费与服务各环节,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使能工具,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工业互联网建设成果的一次考验,也让很多大型或集团企业感受到了企业内外互联互通、供应链联动的重要性,加快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正被提上日程。要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向成熟和完善,把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成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政策支撑力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事关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确立、巩固和强化。一是完善工业互联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政策,采取“揭榜”的方式,对于智能传感器、云化工业软件、网络通信等领域关键技术瓶颈给予科研立项支持,引导和支持平台企业加大数字化研发投入。二是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推动设备数字化改造,将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加强企业内部、上下游企业之间、跨领域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数据资源协同与共享,支持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升级。三是在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工业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等纳入培养和培训计划。
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规范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提高平台兼容能力,以标准接口延长技术生命周期,有效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多元参与方作用,制定和推广国家、行业和团体等标准,同时建设标准管理服务平台,开发标准符合性验证工具及解决方案。二是同步推进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两大领域的标准制定,面向特定行业制定形成一批平台应用标准。三是建立对标机制,加快国际标准的国内转化。
加快推广新兴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应用。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平台的连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一是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围绕工业大数据建模分析,突破多元异构数据处理、海量数据挖掘等基础技术和流程建模、业务建模、可视化建模等核心应用。二是推进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人工智能算法在工业微服模块和工业APP的融合应用,增强模型的可靠性、解释性和自我成长性。三是加快区块链应用探索,引导平台企业布局区块链技术,促进分布式合约在平台中的应用,支持数字化模型和工业APP的流转,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联盟链,推动平台间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聚焦龙头制造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能够引领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功能、商业模式快速迭代的应用。一是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自行或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定制化、易部署的工业APP,推动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与主机厂实现计划、技术、采购和质量的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融通发展。二是制定平台评价方法和能力规范,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平台,推动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落地。三是强化应用的技术开发能力,面向工业场景培育工业APP,初步形成海量工业APP和海量用户双向迭代的良性生态。
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建设。注重开放合作和协同创新,建设包括测试体系、开发者社区等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测试体系建设,聚焦技术成熟度、协议兼容性、数据安全性等,推动一批试验测试环境和测试床建设。二是培育开源社区,引导有关企业建设设备协议兼容的开源社区,实现工业数据在多源设备、异构系统之间的有序流动,确保设备“联得上”,培育行业共性知识开放的开源社区,确保行业机理模型“跟得上”。三是围绕平台的知识产权激励与保护、线上制造新型认证服务、资源库建设与技术交易等,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服务体系。
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管理。建设平台数据服务互联互通、产业动态分析监管、安全保障等领域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促进产业有序发展。一是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平台数据迁移、软件跨平台调用等标准规范,推动平台数据自由流动和服务灵活调用部署。二是加强平台运营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掌握细分行业产能分布和工业APP发展情况,强化工业大数据的流动、交易、共享等管理和新技术应用服务增值。三是健全安全管理政策,建设安全综合保障平台,强化主体安全防护意识和处理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